紫宸殿。 “啊!啊!啊!”赵顼发出宰猪般的嚎叫之声。 凄惨的叫声,顺着三天不止的霏霏细雨,传出了大内皇宫,似乎震动着整个大宋王朝,震动着上天。 伴随着凄惨的叫声,外面响起了春雷,春雨绵绵下得更大了。 殿前跪伏着四位执政大臣——尚书左仆射曾公亮、枢密使富弼、参知政事唐介、赵汴,还有同样跪伏一旁的翰林学士王安石、御史司马光。 这些人都开始惶恐不安起来,不知所措。 刚刚皇帝还拿着书卷往富弼脸上砸,怎么转眼却抱头嚎叫? 唯有内侍黄门李向安在扯着公鸭嗓子在喊着。 “御医。御医。快叫御医。” 李向安一手拿着拂尘,张着双臂,想扶起皇帝。 皇帝双手抱头,在地上不停地打滚,让他无从下手。 不多时,几名内侍殿头匆忙跑进紫宸殿,一个背着药箱的御医跟在后面。 内侍殿头拼命按住皇帝,御医掏出一根银针,朝皇帝的脖子上扎了一下,嚎叫声戛然而止。 就在御医松了一口气,擦着一额头的冷汗时,皇帝又开始口吐白沫,浑身抽搐起来。 “快抬圣上回福宁殿!”御医惶恐不安地说道。 如果皇帝有什么差错,那他也只能等着押菜市场了。 皇帝被抬了下去,几名大臣也跟在后面去了福宁殿。 福宁殿的大门紧闭着,几名大臣在殿外守候,心里开始着慌起来,特别是王安石。 皇帝赵顼,时年二十二岁,乃宋英宗赵曙之子。他面目清秀,眉宇间跃动着勃勃英气。但一身袭明黄色龙袍在身,倒略显年轻皇帝的满脸愁容与疲惫。 大宋真的进入了多事之秋吗?前年(1067)正月,英宗驾崩,赵顼继皇位,胸怀壮志,奋发图强,“思除历世之弊,务振非常之功”,立志革新,以期改变国家近三十年来的积贫积弱的局面。 经过两年来劳心竭虑的准备,他决定今天对那些抵制和反对变法的中枢重臣进行最后一次说服。不管结果如何,他都要启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,厉行变法。 就在这君臣摊牌的重要时刻,竟然发生了...
开始阅读相邻推荐:大阴司 月下侠骨柔情 我的男友是东晋朝的将军 挣扎在末世的武林高手 流氓天尊 众龙之主 湛蓝之誓 三国之霸业徐州 网游之精神焕发 幕府风云 穿越三国之微信帝国 迷踪诡局 圣天使传说 票房女王 我家的妖精大人们 藏尸棺 讯警 手心的世界 凤棲梧 明末双雄